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bat365软件 > 新闻动态 > 离谱!央视主持人大赛,专业选手连经度纬度、歼

离谱!央视主持人大赛,专业选手连经度纬度、歼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8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
文/编辑 乐乐

标榜专业主播却不会念经纬度?

敢参加央视大赛却不认识歼十战机?

2025年9月,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手的失误集锦让全体网友都看懵了。

弹幕开始疯狂滚动:

“这是省级新闻主播的水平?”“连初中地理知识都不过关!”

展开剩余94%

这些在专业主播眼里本该“刻进DNA”的知识,为何成了选手的“绊脚石”?

是紧张失误,还是专业功底不过关?

当康辉靠着“22分钟稿件零失误”的名场面封神的同时。

他的“后继人选”又在何处呢?

比赛现场,专业选手基本功频遭质疑

“3、2、1,开始!”

央视一号演播厅的聚光灯骤然打亮,36强选手的身影在镜头前定格。

第二赛段“新闻播读”考核正在进行。

当《山东新闻联播》主播拿起神舟十九号着陆的新闻稿时。

指尖的颤抖被高清镜头清晰捕捉。

备稿的九十秒里,她突然侧身碰了碰身旁的搭档,声音压得极低:“经纬度怎么读啊?”

搭档瞥了眼舞台角落“禁止交流”的提示牌,只能无奈摇头。

随着提示音响起,选手深吸一口气开口:

“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着陆,落点精准坐标为东经101度,北纬41度。”

“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着陆,落点精准坐标为东经101度,北纬41度。”

因为不会念,她竟然直接跳过了纬度后面的分和秒。

可经纬度里被跳过的“分秒”却绝非可有可无的尾巴。

地理常识里,1秒经度相当于地面30米距离。

神舟十九号着陆误差仅几米的“航天精度”。

恰恰藏在这被省略的“04分09秒”和“12分50秒”里。

即便没有播报此类新闻的经验,看新闻的时候应该也都听到过。

如果说经纬度的错误还勉强能用没经验搪塞。

那把“航天员”说成“宇航员”的低级错误就实在不应该了。

而后康辉的一番话,更是将这位女播音员的不专业衬托的淋漓尽致。

明明是实况播报,这位播音员却对新闻画面的变化视而不见。

只会对着稿子照本宣科,搞得声画不同步,严重影响了观众的体验。

这边女播音员的经纬度失误才刚刚结束。

那边外景播音员就犯了更加令人咋舌的错误。

这位选手播读军事新闻时。

将“歼-10战机列装”直接念成“歼-幺零战机”。

“红-19防空导弹”变成“红-幺九”。

虽说武器装备的读法并不想经纬度这样有标准的要求。

但”歼-10”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。

“红-19”更是常见的防空导弹型号。

这两个装备在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。

主播应该用大家更熟悉的称呼才能避免信息混淆。

谁也没想到,这场本应是“神仙打架”的专业赛事。

硬生生变成了全网热议的“翻车现场”。

康辉的“封神时刻”:老牌主持人的职业信仰

而当年轻选手的失误刷屏全网时。

央视“活字典”康辉的封神往事却显现出了不一般的“含金量”。

2020年11月3日晚6点20分。

距离《新闻联播》开播仅剩40分钟,康辉突然接到紧急任务。

直播中需加播12000字重要文件。

直到6点52分,他才拿到最终6000字精简稿。

留给这位资深主持人的准备时间,只有8分钟。

工作人员至今记得当时的场景。

康辉快速翻阅稿件,每页都按顺序盖章标记,确保直播时衔接无误。

当镜头亮起,他面带从容微笑,用平稳语速完成22分38秒的口播,全程零失误。

场打破《新闻联播》最长口播纪录的直播,成为播音界的教科书案例。

可面对铺天盖地的夸赞。

康辉自己却谦虚地表示:“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,换做任何一名主播都可以完成。”

更令人敬佩的是,他公开承认自己26年职业生涯中犯过5次错误。

这种坦诚与自省展现了一个专业新闻人的担当。

对康辉而言,专业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。

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,他连续两天不眠不休坚守岗位。

因过度疲惫将“慰问电”误说成“祝贺电”,这个口误成了他一生的遗憾。

从此,每天《新闻联播》重播时,他必坐在屏幕前复盘。

哪怕一个语气词的起伏都反复推敲。

有同行透露,康辉的办公桌永远放着《播音主持业务手册》。

扉页写着“字字千钧”四个大字。

就连撒贝宁在节目中临时起意给康辉打电话询问生僻字的读法。

他也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轻松解答。

除了康辉,老一代主持人的坚守无处不在。

李瑞英播新闻前必把稿件通读多遍,哪怕一个生僻字都提前标注读音。

罗京备稿时会用不同颜色笔标注停顿和重音,二十年如一日保持零失误。

董卿更是靠着超强的应变能力,在春晚上缔造了封神的黄金三分钟。

这些细节印证着网友的评价:

“他们的专业不是天赋,是把每一次播报都当第一次的敬畏心。”

高要求背后的民意:观众要的不是完美,是专业态度

“对年轻主持人苛刻?因为我们见过真正的专业!”

这是网友热议中最戳心的留言。

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,新闻主播面临着新的挑战。

短视频、AI主播、虚拟偶像都在争夺观众的注意力。

主持人这一职业似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
然而,越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,专业主播的“人”的温度和价值反而愈发重要。

央视举办主持人大赛,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为了重申专业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。

那种临场应变能力、情感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,是AI难以复制的。

他们既是信息传递者,更是专业精神的象征。

经纬度的分秒误差、武器型号的读音偏差,看似微小却折射出职业态度的缺失。

网友的鞭策藏着深层期待。

在神舟十九号着陆的新闻里,精准坐标是中国航天的骄傲。

在歼-10列装的报道中,型号名称承载着国防科技的尊严。

主持人读准这些细节,本质是对新闻核心价值的尊重。

就像有网友所言:“我们能原谅紧张的口误,但不能接受对专业的敷衍。

因为你们播的每一个字,都可能被当成权威信息。”

更值得深思的是,中传播音系教授在采访中提到。

“现在有些学生毕业后就丢了基本功,觉得有提词器就万事大吉。

可提词器能显示文字,却给不了专业判断。”

这恰恰解释了为何观众对年轻选手要求严苛。

不是不包容成长,是怕浮躁风气侵蚀了本该严谨的职业。

专业精神的传承:从“不会读”到“读得好”的距离

央视主持人大赛的“失误风波”,终究是件好事。

它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行业的短板,也唤醒了对专业精神的重视。

这让人想起康辉在《平均分》里写的话:

“播音主持没有捷径,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。”

从山东主播的失误到康辉的封神时刻。

差的不是天赋,是把“小事做透”的坚持。

经纬度的分秒、型号的读音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。

恰恰是专业与业余的分界线。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观众需要的不是完美无缺的“播报机器”。

而是心怀敬畏的专业者。

他们懂得为一个坐标查证资料,为一个术语反复核实,为每一次播报倾注心力。

当年轻主持人把“精准”当成习惯,把“敬畏”融入职业。

所谓的“高要求”自然会变成“高标准”的自觉。

就像神舟十九号精准着陆在既定坐标,专业精神也需要“精准落地”。

它藏在经纬度的每一秒里,躲在武器型号的每一个读音中。

更刻在每一位主持人“不糊弄、不敷衍”的职业信仰里。

这,才是央视主持人大赛真正想传递的力量。

【免责声明】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下一篇:没有了